English

谁催熟了“青苹果”?

1998-05-2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孩子早熟问题是全世界的父母都不愿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不仅是生理上的,而且以卡通片为“保姆”的一代人刚刚走出童年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商业社会最年轻的消费者。新鲜的复杂的事物迎面扑来。

同时拥有成人的身体和孩子的大脑是危险的

90年代的父母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难对付,“童年太短,成长太快”。

美国《儿科学》杂志不久前发表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40%的黑人女孩和14%的白人女孩8岁时胸部就开始发育,这还只是那些由父母带着去看医生的孩子。在巴赫那个年代,男孩要到17岁后才变声,现在已提前到13.5岁。越来越多的女孩在上中学前就开始戴胸罩,月经初潮的年龄平均是12.5岁——开始具有生育能力的年龄比本世纪初提前了约两年。传统医学通常把女孩青春期到来的最低年龄限定为9岁,男孩为10岁。如今青春期提前到来了。如果说童年和成人之间还有“过渡”,也像北京的春天一样短暂。

没有哪个正常的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抽烟、喝酒、吸毒或未成年就有性行为,但这些对孩子来说是危险的行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发生得早。美国一所大学的调查显示,美国有超过40%的男孩和近半数的女孩在13岁以前已经开始抽烟喝酒;10个12~13岁的孩子中有1人使用毒品;1/4的男孩和l/5的女孩在16岁以前就初尝“禁果”。女孩子6岁就开始找男朋友,小学生在学校举行“集体婚礼”,女孩把自己打扮成芭比娃娃,男孩剃光头戴耳环,像个恶棍。

每个人在小时候可能都有过模仿大人的行为,但是今天的这些倾向都表明少年甚至儿童已深受生活中有关性的信息的影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孩子过早进入青春期的一部分原因应归结为媒体的影响,例如几乎每个商业广告都带有性色彩,整个社会充满了性,这使孩子们越来越意识到性问题。

孩子们不仅仅在性和喝酒方面效仿成人,在其他方面也表现出和他们的父辈相同的兴趣——这些兴趣的核心是金钱。

面对媒体、信息和商业联手形成的一个强大力量,缺乏判断能力和经验的青春显得更加脆弱。成人生活方式和道德标准的改变在信息开放的时代让孩子们无所不知,事业有成的父母们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开放让他们越来越沉迷类似成人的“愿望”。而他们的“愿望”也越来越受这个商业社会控制。

谁是他们的“参照系”?

“我常在公共场合看到这样的‘半大孩子’——他们的体型、着装和成年人没多大区别,但一张口就暴露了他们的幼稚”,北京丰台医院28岁的医生刘琳对半大孩子似乎很有看法,“上周有一天,我在公共汽车上遇到3个姑娘,她们高声说笑,旁若无人。中间那个1米6左右,削得很短的头发和双肩背包,还像个学生,其他两个身高都在1米7以上,其中一个染了棕红色头发,西服领口露出带蕾丝花边的黑色低胸内衣——如果她不和短发女孩提到‘咱们班’之类的话谁会相信她是中学生?完全一个时髦女郎!她对同伴说:‘我一直琢磨着在鼻子上打个孔就可以戴个闪闪发光的鼻饰了,我在迪厅见人戴过,咱们学校还没人这么酷呢。’同伴问会不会比扎耳朵眼更疼。那女孩说:‘疼我倒不怕,我怕说话鼻子漏风……’真让人哭笑不得!”

冶金部32岁的张丁丁认为,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商业区,中学生们是一道“尴尬的风景”:“每天下班高峰,在北京地铁西单车站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中学生,他们穿有明显标识的名牌运动服或看不出牌子的牛仔裤,脖子上书包上挂着稀奇古怪的装饰物,或在金属栏杆上坐成一排悠荡着双腿,或在站台上嬉笑打闹——那些穿统一的深蓝色制服和白衬衣,拎统一的公文包,胸前别着职业高中校徽的孩子也不例外。一些孩子作好了抢座的准备,一个男孩指着隧道壁上的低腰牛仔裤广告说:‘对着肚脐眼儿的位置肯定是车门!我观察很多次了!’列车驶进站台,果然车门正对着他,中学生们蜂拥而上……”

一位大学教授在教授广告学时指出:“羞耻感的丧失是社会变化的一种指示器。”儿童、青少年在接受教育时不是被告知“正确”与“错误”,以及伴随错误要有羞耻感,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自尊”,甚至坏习惯被当作“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英国公共关系顾问马克斯·克利福德指出,传媒的急速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信息是羞耻感受侵蚀的关键,”他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有一台收音机或许还有一份报纸,但实际上始终还是处在父母、学校或教会的严格控制下。现在,孩子们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正在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

约翰·柯尔曼博士认为,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检讨。他是美国一个青春期研究会的会长,“这和成人行为的变化也密切相关,成人对自己的习惯、情感和忧虑表现得日益开放,孩子常常效仿大人,成人和孩子行为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孩子为什么抽烟、喝酒、吸大麻。”

15岁的郭中慧是北京一所私立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采访她是从她写母亲的两篇作文开始的。“听说你的那篇把妈妈称作‘女朋友’的作文获了奖,并在杂志上发表了?”“是的。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我表姐上北大附中,有一天我姨妈从她的书包里翻出了一封男孩子写来的信,姨妈和表姐吵了起来,我表姐哭着说:‘你凭什么翻我的信?4岁小孩就有隐私!’姨妈从来没这么生气过:‘你翅膀还没硬就敢这么说话!’我妈妈进屋对姨妈说:‘人生下来就有隐私,姐姐你这么做是不妥的。’后来我上了中学,有一天妈妈笑眯眯地对我说:‘我收拾你的床铺看到了一封信,我帮你放到你抽屉里了,妈妈没看。是哪个帅哥写的?’而爸爸总是说:‘绝对不许交男朋友!’妈妈和我之间无话不说,像大朋友……我的作文写的就是这些。”“你的第二篇作文其实是一封信,你写了四页?”“我上的私立高中是我妈妈选的,可在我开学一个月后她就不辞而别,不管我和爸爸了,已经好几个月了,我姥姥、舅舅、姨妈都不知她现在在哪儿。我爸爸已经向法院起诉了……今年三·八节老师让我们给妈妈写一封信,我姥姥说:‘只有你能让你妈回心转意’,我的信妈妈至今没看到,我放在姥姥家,只要她回来就给她………‘你对这件事有心理准备吗?’‘有。我上小学时,有一次放学看到一个叔叔在我家,我很不客气地说:‘你要来我家玩等我爸爸出差回来再来!’后来我大了,妈妈对我说过:‘我嫁给你爸因为他有知识,可到现在他还是没什么钱——他不是没机会。他比我大十岁,都老了,你说我跟他还有什么可图的?’我觉得爸爸可怜,很想和他谈谈,但又觉得妈妈信任我,我不能出卖她。她去文眼线也和我商量,她后来交往的人我也知道——他们都没我爸爸好。”

中慧4岁时曾被选入北京什刹海体校练了几年体操,现在她是身高l米60体态匀称的女孩。但她从不穿裙子——她觉得和男孩一样才“酷”,“如果穿,可能也是在我的婚礼上”。她的好朋友杨静悄悄告诉记者,好多男孩追她,其中一个男孩追得很苦——在北京下雪天站在她家门口从下午5点等到晚上9点,中慧就是不出去,事后那男孩说:“她以后会后悔的——她再也不会遇到像我这么好的男人!”那男孩和中慧同岁,说这话时不到15岁。听说中慧现在有“男朋友”,是高年级的,每周六下午不让司机开“大奔”来接他,而是坐学校班车再换地铁和中慧一道回家。中慧对此事不置可否,但她坦言男朋友的标准:“高、帅,有幽默感,经济条件要好。”

中慧的早熟让人不是滋味。她妈妈比姨妈更懂得赢得孩子的心,孤立看“拆信事件”谁都会欣赏她妈妈。但在中慧的成长过程中,她妈妈把一个成年女人面对的种种诱惑都袒露给未成年的女儿——这其实正是现代许多家庭的问题。

“经济变化是促成这种道德变化的发动机,在50年代的生产者社会内,自律和自制是必不可少的品质。但是,今天的消费者社会的繁荣依赖的是自信和放肆的言行。我们形成了一个更‘个人主义化’的社会。”英国作家奥利弗·詹姆斯的剖析是深刻的。

新新人类、Y一代,消费时代的弄潮儿?

业已来临的消费时代对孩子们的影响之大还可以从下面这些有趣的例子看出些端倪。埃及的中年人有很多名叫“丘吉尔”、“希特勒”、“墨索里尼”的——那是二战期间的头号人物,是一代埃及人心中的枭雄。如今的埃及女孩往往叫做“劳斯莱斯”、“凯迪拉克”,男孩则取名“奔弛”、“宝马”,新埃及人崇拜的是这个时代极具象征意味的事物。亚洲的孩子正热衷染发、戴斯沃奇手表、玩滑板冲浪、泡电子游戏房、进“迪厅”喝“摇头水”,甚至卖淫——日本东京的政府机构目前正在出面制止未成年少女进行“有偿约会”,香港的少年则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投机的方式赚钱。

香港的房地产商冯先生目前携夫人和次子在京做生意,住在亚运村汇园公寓,提及留在香港念中学的长子,他不无自豪:“他功课很好,还很有经营头脑——‘玩’电话磁卡。”在香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把空闲时间放在赌博和投机上。当成年人热衷赌马和炒房地产时,他们的孩子把买卖商品当作爱好——从邮票、电话磁卡、卡通片到运动鞋和电子宠物,甚至“玩”起股票。据香港理工大学和基督教青年会的联合调查发现,年龄在13-18岁的香港青少年60%有个人投资,这些孩子最爱“玩”邮票,因为邮票容易脱手,父母也更愿意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一些公司印制的绝版的成套日本卡通画粘胶纸也是受欢迎的交易物,孩子们花12-20港元买来后再以100港元的价格出售。14.1%的青少年像冯先生的大儿子那样投资电话磁卡,印有日本喜剧偶像和流行歌星的比印着香港当地明星的更值钱,可卖到200-350港元。被称为“第二股票”的是各种地铁票和艺术蛋,有12.9%的青少年从事此类交易。体育用品的交易人ll.2%,有人投机名牌运动鞋,例如编了号的乔丹气垫运动鞋,700-900港元买进,1000港元卖出。富有想象力的美国卡通片和印着NBA明星的卡片被认为是更有价值的交易物,后者现在的市价已在1000港元以上。组织这项调查的凯文·李说:“有的大学生使用自己的奖学金和贷学金炒股,如果他们运气不好输了钱,就去弄张赊购卡,最糟不过是求父母帮忙暂渡难关。”这项调查还发现,这些少年投机者的70%是来自月收入3万港元的家庭,他们下注的勇气和金钱来自父母,20%的父母知道他们的孩子在“玩”什么。

美国十几岁的孩子最大的爱好既不是上大学也不是谈恋爱和上网,而是看电影。伊利诺伊州的一个青少年研究机构对美国13-19岁的青少年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今后5年中,青少年的文化热点将转到电影,调查中9l%的青少年把“看电影”选为最时髦的事。这种既传统又时髦的爱好是被好莱坞制造出来的——据说由1996年上映的恐怖片《尖叫》引发,统计显示,这部影片2/3的观众在25岁以下——这使得电影制片人们意外地发掘出青少年观众层这个宝藏。《尖叫2》于1997年底推出,大获全胜。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今年将为这些观众度身定做两部新片——一部是由现今最火的“辣妹”配合演出的《辣味世界》,另一部是由18岁的青春影星詹妮弗主演的《派对》。青少年最喜欢由同龄人主演他们这个年龄层的“真实生活”。好莱坞帮助他们逃避现实,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现实——因为泡在电影院里的是地道的消费的一代,即被称为“Y”的一代青少年,他们是战后“婴儿潮”那一代所生的子女,在1991年时已有7700万进入青春期。这些孩子的父辈已跻身中产阶层,这就造就了美国历史上“零花钱最多”的一代——他们每年花在衣服、鞋、移动电话、寻呼机和电影票上的费用已超过1000亿美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